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筋髓功 易筋经刚体·洗髓经重生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坐身图四十九势的强身本质在于系统化整合肢体动作、呼吸吐纳与神意调控,以"脊柱-经络-脏腑"为轴心实现易筋强外、洗髓涤内的效果。在武学层面,其既是内劲生成的基础训练,又是动中求静的关键阶梯,最终服务于"以武证道"的深层修炼目标。现代实践反馈表明,该功法对缓解劳损、提升专注力具显著效果,其设计逻辑仍深刻体现传统武学"以形导气,以气运身"的核心智慧。
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坐姿和呼吸调整,达到调和气血、放松筋骨、增强体质的目的。对于现代人来说,由于生活节奏快、工作压力大,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容易导致筋骨疲劳、肌肉紧张等问题,可以通过练习“坐身图说”来缓解筋骨疲劳。
按照坐功的图示姿势,练习者将双脚脚背相互交叠放置在两腿之上,这种姿势称为天盘,也叫双打。如果练习者的膝盖和腿部关节还不够灵活,暂时做不了双脚交叠的动作,也可以采用单打膝的方式,即只将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。要是连单打膝都难以做到,那就先采用地盘的姿势,也就是把双脚向下伸直,然后相互交叠盘坐。经过长时间练习,练习者就能够用一只脚抵住腿缝,另一只脚横跨架在腿上,完成单打膝的姿势。随着腿部的柔韧性和力量逐渐增强,再慢慢将抵住腿缝的那只脚也翻驾到另一条腿上,形成双打膝的天盘姿势,这才符合标准的坐势要求。不过,在练习过程中千万不能勉强自己,一定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,循序渐进地进行,只要坚持下去,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这种坐势。
1. 握固思神势
练习者先将左脚掌架在右腿上,再把右脚掌架在左腿上,呈双盘坐姿。此时,左手掌心朝上,放置在胸前,右手握成拳状,放在左手手掌之上。接着,挺直脊梁,目光平视前方,保持耳朵、肩膀、鼻子和胸部在一条直线上,牙关轻轻扣紧,舌头抵住上颚,如同架起一座鹊桥。在呼吸时,气息下沉从下而出,再向上吸入,九图运功的关键就在于此。之前的功法是将体内精华转化为气息,而这个姿势则是将气息汇聚归于心神。保持这个姿势,连续呼吸三次后,便可开展下一个姿势(图1)。
图片
2. 合掌趺踟势
此姿势的盘脚方式与上一个姿势相同。上身动作如同正身图中献杵起功的动作,双手在胸前合十,练习者均匀地呼吸三次,通过呼吸让气息凝聚在五脏之中(图2)。
图片
3. 双手推门势
盘脚姿势依旧保持不变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出爪亮翅的样子,双手掌心朝上,向前推出,仿佛在用力推门。练习者保持这个动作,平稳地呼吸三次,使气息能够贯通全身的脉络(图3)。
图片
4. 一团和气势
同样保持盘脚姿势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双凤朝阳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呼吸让体内的气息变得活跃起来,达到和顺协调的状态(图4)。
图片
5. 伸肱理脉势
盘脚方式跟前几个姿势一样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飞鹰展翅的姿态,练习者呼吸三次,伸展手臂,理顺气息,让气息能够顺畅地贯通全身脉络(图5)。
图片
6. 虚托开胃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向上虚托,就像正身图中双手托塔的动作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这个动作和呼吸,能够使胃气通畅,促进消化(图6)。
图片
7. 负重固腋势
盘脚方式与前面相同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峰峙立的姿势,然后将双掌翻转朝上,就好像在托举着沉重的物体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以此来稳固腋下的气息(图7)。
图片
8. 舒肝理肺左势
盘脚姿势不变,上身做出正身图中龙探右爪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这个动作和呼吸来调理肺部气息(图8)。
图片
9. 舒肝理肺右势
盘脚姿势与之前一致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龙探左爪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三次,以此来舒展肝气(图9)。
图片
10. 盘坐横肱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横肱蹲立的姿态,练习者呼吸三次,使气息在四肢中循环流转(图10)。
图片
11. 三焦达利第一势
盘脚姿势同前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一势的动作,练习者深吸一口气,使气息在身体的上焦部位凝聚(图11)。
图片
12. 三焦达利第二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二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让气息向下贯注到下焦部位(图12)。
图片
13. 三焦达利第三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做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三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在中焦部位蓄积(图13)。
图片
14. 三焦达利第四势
盘脚姿势与前面相同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四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中焦部位的气息变得通畅(图14)。
图片
15. 三焦达利第五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五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让气息从中焦下降到下焦(图15)。
图片
16. 三焦达利第六势
盘脚姿势同前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六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从下焦翻转上升到中焦(图16)。
图片
17. 三焦达利第七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做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七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让气息充满中焦部位(图17)。
图片
18. 三焦达利第八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八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均匀地散布在中焦(图18)。
图片
19. 三焦达利第九势
盘脚姿势同前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九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让气息从中焦向上冲运到上焦(图19)。
图片
20. 三焦达利第十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做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十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轻盈纯净的气息向上漂浮在上焦(图20)。
图片
21. 三焦达利第十一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十一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纯阳之气回归到中焦的位置(图21)。
图片
22. 三焦达利第十二势
盘脚姿势同前,上身摆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十二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让纯阳之气充满中焦部位(图22)。
图片
23. 三焦达利第十三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做出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十三势的动作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纯阳之气散布在整个中焦(图23)。
图片
24. 三焦达利第十四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呈现正身图中三才通气第十四势的姿势,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沉重浑浊的气息向下沉降到下焦(图24)。
图片
以上这十四种三焦达利的姿势,虽然与正身图中的三才通气十四势、半身图中的马上交关下十四势看起来相似,但实际上各有不同。前面的姿势主要是让气息流通运转,中间的姿势侧重于让气息贯注到身体各处,而这里的三焦达利十四势则是让气息回归到相应的位置。虽然功法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,但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。当练习者练到这个阶段,无论是气息在身体的纵向还是横向运行,都能达到精妙的境界。
25. 左摘星换斗第一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做出侧身图中独手擎天的姿势,并且向左转动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呼吸引导气息向左上升(图25)。
图片
26. 左摘星换斗第二势
盘脚方式同前,上身摆出侧身图中翻手拔刀的姿势,并且向右转动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引导气息向右旋转(图26)。
图片
27. 左摘星换斗第三势
盘脚姿势不变,上身做出侧身图中开弓打弹的姿势,并且向右转动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呼吸调和肝气(图27)。
图片
28. 右摘星换斗第一势
盘脚姿势与前面相同,上身做出类似左摘星换斗第一势的动作,但方向向右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引导气息向右伸展(图28)。
图片
29. 右摘星换斗第二势
盘脚方式不变,上身做出类似左摘星换斗第二势的动作,但方向向左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引导气息向左旋转(图29)。
图片
30. 右摘星换斗第三势
盘脚姿势同前,上身做出类似左摘星换斗第三势的动作,但方向向左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通过呼吸滋养肺部(图30)。
图片
这六种摘星换斗的姿势,就像是引导星辰运转一样,通过呼吸来引导体内轻盈的清气,使其在天盘之上循环流转,所以被称为摘星换斗。
31. 一字通关阴掌势
盘脚姿势不变,上身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将双手掌心朝下,向身体两边水平且用力地伸展,形成一字形状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通过这个动作来打通中焦的关窍(图31)。
图片
32. 双手虚托势
盘脚方式同前,上身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将双手轻轻地向上托起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贯通上焦的关窍(图32)。
图片
33. 平心下气势
盘脚姿势保持不变,上身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将双手沿着身体放下,叠放在双脚交叉的地方。练习者静下心来,让气息下沉,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从上焦贯通到下焦的关窍(图33)。
图片
34. 双手再托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再次翻转,放在头顶上方,轻轻地向上托起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贯通上焦的关窍(图34)。
图片
35. 一字通关阳掌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伸展手臂,伸直胳膊,顺势将双手放下,然后掌心朝上,向两边平肩撑开,同样形成一字形状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从上焦贯通到中焦的关窍(图35)。
图片
36. 收气回抱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收回,叠放在双脚交叉的地方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从中焦贯通到下焦的关窍(图36)。
图片
37. 一字通关阴掌还原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伸展手臂,伸直胳膊,将双手向两边抬起分开,此时掌心朝上,掌背朝下,平肩用力地向两边撑开,形成一字形状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从下焦贯通到中焦的关窍(图37)。
图片
38. 收抱还原势
此姿势与前面的收气回抱势类似,练习者将气息分三次缓缓下沉,每下沉一次,呼吸一口气,总共下沉三次,呼吸三次。通过这个过程,使三焦的气息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(图38)。
图片
39. 十字通关下手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掌心朝下,向前垂下,然后在身体前方交叉形成十字形状,接着用力向两边分开,直到与肩膀同宽,在分开双手的同时,双手向上抬起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通过这个动作使气息斜向打开周身的关窍(图39)。
图片
40. 十字通关阴掌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伸展手臂,伸直胳膊,将双手掌心朝下,向两边用力伸展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通过这个动作使气息横向打开周身的关窍(图40)。
图片
41. 十字通关回抱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沿着身体垂下,交叉形成十字形状,然后收回手臂,弯曲胳膊抱住肩膀,同时将气息下沉到气海部位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贯通周身的关窍(图41)。
图片
42. 十字通关阳掌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换成掌心朝上,在胸前交叉形成十字形状,然后用力向两边伸展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横向打开周身的关窍。接着,双手平肩,掌心朝上,再次用力向两边撑开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横向舒展周身的关窍(图42)。
图片
43. 十字通关交抱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掌心朝上,在胸前交叉形成十字形状,然后收回手臂,抱住肩膀,同时将气息下沉到气海部位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横向贯通周身的关窍(图43)。
图片
44. 十字通关阴掌还原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掌心朝上,平肩展开,在身体前方交叉形成十字形状,然后打开双手,使手与肩膀平齐,同时挺直脊梁,向两边用力撑开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使气息上下贯通,各自回到原来的部位(图44)。
图片
45. 十字通关握拳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握成拳头,伸展手臂,伸直胳膊,平肩用力向两边抵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通过这个动作关闭周身的关窍(图45)。
图片
46. 十字通关收拳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拳顺着原来的方向收回,重重地放在大腿的大骨处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以此来关闭周身的关窍(图46)。
图片
47. 十字通关叉手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的拳和掌换成交叉的姿势,放置在原来的位置,大拇指在前,其余四指在后。练习者呼吸一口气,通过这个姿势锁住周身的关窍(图47)。
图片
48. 叠掌定气势
在之前姿势的基础上,练习者将双手收回,叠放在双脚交叉的地方,通过这个动作来安定体内的神气(图48)。
图片
49. 握固还原势
练习者双手握拳,右手握拳放在左手掌心,双手环抱在胸前,呈拱形。练习者呼吸三次,恢复到最初握固思神势的姿势,至此,坐功的练习就完成了。此时不需要起身,可以接着进行后续的定质练习(图49)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怎么办理股票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