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芦苇的第223篇原创文章,本文2300字
随着DeepSeek的爆火,很多人对A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然而,AI都这么智能了,到底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呢?能不能让我工作效率更高?或者更直接点,让我变得更有钱?其实,AI时代来临,并不能解决认知和贫富差距。因为会赚钱的人,可以想出更多借助AI赚钱的方式,而不会赚钱的人,就算AI摆在面前,也还是不知道问什么,不知道如何让AI帮助自己提升和赚钱。不是AI出了问题,而是你出了问题。解决方法只有一个,就是学习AI。走出自己的舒适圈,迈出一小步,再一小步,逐渐地,就会越来越好。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。今天,刚刚迈出了一小步,就大觉AI时代的不一般。下面,我就分享一下腾讯新推出的ima智能体吧。这个东西到底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?是不是可以直接通过ima下载“人民币”?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去读一读官方给的《ima知识库使用指南》,然后用一用,体验一下。下面一起走一遍吧,和我一起迈一步出去。估计到了文末,你大概就会有新的想法,就知道ima知识库有什么用,怎么用,可以解决你的什么问题了。全文分三部分:一、ima知识库使用指南介绍1.ima知识库是什么?ima 知识库是你的个人专属知识体系,你可以随时增添、管理和检索自己的知识资源,并基于收藏的内容问问ima,输出更个性化的回答,搭建一个越用越懂你的第二大脑。
说白了,就是一个动态的智能文档系统,你问它啥,它都是基于你的文档系统中的文件去进行智能理解整合、思考后,来回答。这个文档系统,你随时可以添加、删除文件,你的问答后的结果也可以保存进来,作为下一次的迭代素材。
2.ima知识库如何使用?
(1)下载。
手机端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小程序:ima知识库。
图片
电脑端可以直接下载:ima知识库。mac下是ima.copilot。
图片
(2)导入。
导入文件支持多种格式。包括本地文件、网页、笔记、AI 问答结果等。导入文件和内容的4种方式。
① 上传 PDF、 DOCX 等格式的内容至知识库
图片
② 浏览网页时收藏感兴趣的网页(需在ima中打开网页)
图片
③ 把 AI 问答的结果加入知识库
图片
④ 在ima笔记中随时记录灵感并存入知识库中
图片
(3)使用。
提问。阅读知识,随时唤起侧边栏问答。点击右上角问问ima,即可打开侧边栏针对文档内容提问。
图片
解读和AI翻译。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,可以划词进行AI解读或翻译。
图片
打标签。管理知识,利用标签便捷分类。试试为知识打上标签,更便捷地管理它们。
图片
搜索。在知识库搜索框输入关键词,即可回溯找寻知识灵感。
图片
基于知识库智能化问答。应用知识,获得个性化回答。ima 可以聚焦于你的个人知识库输出更个性化的回答。
① 在 ima 问答页中切换至【基于知识库】
图片
②在知识库搜索框直接输入问题
图片
二、ima知识库亲测3点收获1.智能库。ima不是简单的文档系统,而是自有文档系统+AI的智能体,也就是这个档案库可以根据你的提问,进行基于文档库里的知识整合,进行回答你的问题。而这个文档库里的所有文档和文件,都是你自己选的,随着时间的积累,会越来越多,而ima这个智能体会全部“消化”,成为你的一个外部大脑。例如:把唐书房的一篇文章导入ima知识库,然后基于这篇文章提问:输出该文章的核心观点和关键论据,以及3个金句。图片
图片
看到基于DeepSeek-R1的思考模型,用时61秒提炼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概,按你的要求给出答案,甚至比你自己提炼的还好。是不是有点震撼。从此,你阅读和消化一篇文章的时间将大大减少,大概测算,提升50%以上没问题。2.笔记。ima帮你提炼的内容主旨,点一个按钮,就可以保存成笔记。图片
给笔记写一个标题,或者什么都不写,也会有一个默认的标题。这篇文章中,你选中任何一句或一段,都可以“AI解读”或“AI写作”进行进一步“消化”和“扩展”。当然,这条生成的笔记,默认会保存在你的知识库里。你可以移除出去,但不会删除笔记,只是当你基于现有的知识库进行智能思考时,它不会把这篇文章当成一个思考因子。3.共享库。ima中知识库分为三类:你的个人知识库,你构建的共享库和你加入的共享库。图片
你的个人知识库,就是你个人使用的智能文档管理系统。你构建的共享库,就是你准备共享给别人的知识库,谁接受了邀请,便可以看到和使用你分享的共享库里的内容。你加入的共享库,是你加入了别人的分享库,你可以对别人提供的库进行使用。现在,我暂时加入了2个共享库,都是关于唐书房的文章共享库,可以基于文章合集,进行智能问答。实测效果尚可。图片
三、ima知识库的“缺点”初步体验完ima知识库,我认为至少有3点,可以算是“缺点”。1.文字大小不能调整。在ima中打开一个文章链接,无法调整字号大小。之前在微信浏览器,或者PC的浏览器中,可以自由调整字体大小,对于有“省眼”需求的受众还是很有必要的。2.知识库的容量2G。图片
每个人的默认库的容量是2G。超过100M的PDF不让上传。对于容量和文件大小,直接让人考虑的是迁移成本。如果文章中嵌有图片,可能用不了多久,空间就会占满,那时该怎么办?关键是习惯养成了,文件又超多,为了避免麻烦,我相信很多人就不会开始用。哈哈哈,反正我纠结了一阵子。不过,还是过了这个心理关。先用起来再说。没准用的过程中,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呢。例如,付费可以买空间,会员可以上传更大的文件,完全是可以解决的。未来的事,交给未来的自己解决吧。不要用现在的思维,去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。3.没有分享功能。对于笔记,有很大的一个需求是分享。例如,微信读书如果写一条笔记,是可以选一种分享卡片,分享出去的。笔记软件flomo也有这个好用的分享功能,分享卡片的样式还有多种可以选择。而ima中的笔记,竟然没有分享功能。这一点目前是个硬伤,至少按我的操作习惯,找了再找,也没有找到这个功能。哈哈。最后,总结一下。ima知识库,这个可以构建你第二大脑的智能体,推荐试试。为啥?保持开放和成长,本身就能促进自己的进步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更何况这是提升你思考效率和认知的一种免费工具,好不好,用用无妨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怎么办理股票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